2024-03-12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办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把学院发展成为师资水平高、办学实力强、管理效益好,科学研究水平、学生培养质量和产学研综合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整体办学实力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型学院。2011年6月,学院完成了国际化评估,由世界知名学者组成的评估专家认为,学院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前50名,部分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世界一流。目前学院已被列入国家17所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并围绕“建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世界一流学院”的目标,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几个方面逐步实施一系列改革。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结果,学院机械工程学科排名第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排名第三,核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
学院设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现有在读博士生 690余名,硕士生 1100 余名,工程硕士1500余名,本科生1700余名。国际化办学实践为本科生教育赢得极佳声誉,毕业后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本科就业供需比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本科学生助学、奖学金的比例也位居前茅,各类助学、奖学金有100余项,达500多万元。
师资力量
学院有440余名教职工,其中教师33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1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
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学院以国家制造业及能源发展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强大的工程学科为基础,以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支撑,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的合作精神,自信的沟通能力。
学科建设
现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3个授权硕士点和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船舶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数字化汽车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等8个国家及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大奖。
人才培养
国际化办学:学院与普渡大学、宾州大学、宾州州立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进行国际高水平合作办学,实施不同类型的留学形式,包括学位生、交流交换生、海外实习生等,比例达到30%。与美国普渡大学、香港大学开展2+2本科生培养合作,与辛辛那提大学开展2+3本科双学位合作,与美国普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展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与挪威科技大学新签署硕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协议。同时建立了上海交大-国外高校-跨国企业三方合作的国际学生工程合作项目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经验、跨文化合作能力和国际视野。学生交流实行学费互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综合能力。每年有几十名世界著名大学的学生在学院交流学习,一起学习专业课程,一起做课程设计,国际化学习氛围浓厚。
办学模式和培养体系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参照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学院在国内率先建立机械大类本科教学平台。开设大量全英文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学科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本硕贯通培养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机械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是首批被教育部确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该计划面向立志成为工业界领袖的学生,注重学生学科基础、技术技能与职业能力、团队和领导能力的培养。与众多知名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工作能力。学生将在企业完成实习、毕业设计及硕士论文等工作。
校园文化活动及学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学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素质锻炼平台。学生们通过参加“科技节”、“工程问题挑战赛”及各类科技比赛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此外各类兴趣小组、心理教育、就业观形成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机械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我校历史最悠久的王牌学科之一,曾经培养了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毕业生。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又赋予了机械工程以新的内涵,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所在。
主要课程包括: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称为四大力学)、汽车理论与构造、机器人技术、先进电子制造导论等。学生从第6 学期开始,可按其志愿选择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高精密制造技术等。
毕业去向
毕业生大量进入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宝洁等世界500 强企业,以及宝钢、电气集团中广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船总、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等。每年超过1/2 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几年发布的毕业生最新工资指导价位,机械工程持续成为职场的热门专业,工资收入位居127 种职位的最前列。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我校历史沉淀最深厚的王牌学科之一,本专业以培养宽厚、复合、创新型的具有热、机、电集成理论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包括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四大力学、动力机械设备原理、燃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微细微纳热流体前沿、可再生能源导论等。学生从第6 学期开始,可按其志愿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包括:动力机械及工程、汽车动力、制冷空调与低温技术、清洁能源与热能工程。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目前就业供需比达1:12。毕业生大量进入能源、电力、汽车、制冷空调、舰船动力等大型骨干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研究、管理和开发工作,如开利、大金、丰田汽车、中船总、中石化、中石油等公司。约有1/4的学生进一步研究深造。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最早培养核科学与核技术人才并持续成长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核能工程、辐射科学、核技术应用及其它交叉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四大力学、传热传质学、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等。
毕业去向
未来数十年,中国将会大力发展核电,其对核科学与技术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出现急剧增长,目前的就业供需比已超过1:40。专业人才就业前景之广是显而易见的,其就业后的平均待遇位于全院各专业之首。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在国家级科研院所、核电骨干企业、政府部门及外资企业任职。专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到MIT、UIUC、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工业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是我国最早设立工业管理、工业工程专业的科系,本专业结合工业工程和管理工程学科,培养既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方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管理学基础、工程统计学、工程经济学、运筹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就业供需比达1:12。毕业生的1/3到国外著名大学留学、1/3推荐免试在本校或国内名校读研,1/3在上海汽车集团公司、英特尔公司、中芯国际等超大型企业及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业著名公司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我校2012年新建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交叉学科知识,满足新兴产业(新能源)需求的创新人才。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含化学与热学、力学与设计、信息、电力与控制,管理与经济等学科基础模块,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转换原理与技术,强调系统知识,注重实验及实践环节。
快速登记
最新招考信息更多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同类资讯更多
2024-01-23
2024-01-23
2024-01-23
2024-01-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年设计类最吃香的专业有哪些 最挣钱的设计类专业...
2022-09-09
2022-08-25